您现在的位置 :

首页  >  资讯 >  > 正文

吉林省农安县:“五治融合”开启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

时间 :2023-08-23 15:43:37   来源 : 金台资讯

一、背景与起因

2020年以来,农安县委政法委立足全县实际,打造以党建引领、自治强基、法治保障、德治教育、智治支撑的“政治、自治、法治、德治、智治”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,聚焦网格化管理,形成了纵向牵引、横向联动的基层治理“和谐音”,走出了一条多元治理方式相结合的基层善治之路。


(资料图)

提供法律支持。

二、做法与经过

(一)强化组织“核心点”,发挥“政治”引领作用

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,坚持把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、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。一是全面构建延伸到底的网格组织体系。整合在籍党员、在职党员、下沉包保党员等各类党员资源,构建起社区—网格(小区)—楼栋—单元—党员中心户五个层级分级负责、一插到底的基层组织架构。二是全面建立部门包保工作机制,推动在职党员干部到社区“双报到”,全员下沉、精准对接;从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配党员干部担任网格(小区)党支部第一书记,切实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能力。常态化参与基层治理和社区服务各项工作;社区民警通过法定程序担任社区“两委”兼职委员,进一步推动公安执法力量进社区、下网格。三是推动打造功能完备的网格服务阵地。以大抓基层、夯实基础为原则,着力打造开放融合、集约高效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,为全县网格治理水平提质增效。

(二)找准治理“创新点”,发挥“自治”基础作用

创新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全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、调处在萌芽状态。一是强化队伍建设。全县共有专职人民调解员1215名,乡镇级人民调解委员会26个,村(社区)级人民调解委员会377个,社民调小组3081个,“百姓说点”68个,个人调解工作室10个,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4个(农安县综合人民调解委员会、农安县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、农安县民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、农安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)。二是强化制度建设。推行“持证上岗、等级评定、分类管理”, 完善人民调解员聘用、培训、考评、奖惩等各项管理制度,形成人民调解员队伍长效管理机制。三是强化矛盾化解。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,做到串万家门,知万家情,解万家忧,连万家心,办万家事,做到抓早、抓小、抓苗头、抓化解、抓责任、抓落实,真正发挥“第一道防线”作用。

(三)依托法律“支撑点”,发挥“法治”保障作用

紧抓“实”“细”“精”“广”四大举措,全力推进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育工程,培育“法律明白人”1247人,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效法治保障。一是紧抓“实”字,工作机制扎实有效。构建司法行政部门统筹协调、多部门协同配合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,每个行政村(社区)至少培养3名“法律明白人”。二是紧抓“细”字,队伍遴选严格规范。开展任前培训和上岗考核,建立“法律明白人”数据信息库,将“法律明白人”的名单、联系方式、服务事项和范围等及时公示,接受群众监督。三是紧抓“精”字,业务培训实效全面。通过集中培训、网络培训和个人自学三种形式,参与法治实践活动,提升“法律明白人”业务素质。提供丰富的学法资源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四是紧抓“广”字,服务实践切实有序。联合法律顾问、法律服务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、村居院落,充分发挥人熟、地熟、事熟三大优势,开展法律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家庭活动,传播法治理念,提升群众法治意识。

(四)选准榜样“着力点”,发挥“德治”示范作用

基层治理既需要法治的“硬要求”,也需要德治的“软约束”。探索建立全覆盖、接地气的基层自治组织,不断加强“村规民约、红白理事会、百姓说事点”等宣教载体;针对青少年将德法教育融入校本课程,从儿童抓起,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德法教育环境;注重发挥老干部、老党员的教化作用,感召激励全社会形成弘扬道德新风尚,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良好氛围。同时,以县级综治中心为依托,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,聘请10名心理咨询人员轮流入驻县综治中心心理咨询室,开展心理咨询志愿服务。积极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促进健康和谐生活,提升平安建设质效。

(五)锚定智治“切入点”,发挥“智治”支撑作用

建设了以县、乡、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,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,以公共视频监控全域覆盖、全网共享、全程可控为总目标的“农安长安”工程。工程共设县综治指挥中心、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、群众诉求解决服务中心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、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。依托五大中心构建了全县统一数字平台系统,涵盖一张图指挥调度、人物关系大数据深度挖掘、云会议协商系统、平安大喇叭系统、一村一辅警系统、“百姓随手拍+视频监控联网”、无人机空中巡查以及AI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等37个子系统、141个功能模块、448项功能。并在22个乡镇、4个街道、302个行政村、75个县直属单位设立指挥平台,通过搭建工程软件平台与县公安局视频资源进行整合,以“物防、技防、人防”的有机结合实现“自防、互防、联防”。

走访企业。

三、成效与反响

农安社会治理创新提升了农安县城市化管理水平、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治安的全面发展,开创了“平安农安”工作新局面,意义重大、影响深远。2022年,全县利用视频系统侦破的各类案件达127起,同比案件发案率下降25.7%,破案率同比上升10.7%,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感、幸福感和获得感。在2019年7月召开的“2019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研讨会、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成果展”上,农安社会治理创新“农安长安工程”荣获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“雪亮工程”优秀创新案例的殊荣。同年12月,该工程在全国“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”评选活动中,被评为全国十佳案例。2020年11月,在第六届社会治理创新博鳌论坛暨法治影响中国活动会上,农安县被授予“2020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县”。农安县在“2021年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”榜单中位列第九名。

四、经验与启示

一是基层社会治理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。党委领导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,是基层社会治理的“拱心石”。该县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、稳预期、利长远的保障作用,切实以党的领导统揽基层社会治理全局,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,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,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坚强保证。

二是基层社会治理应大力夯实法治化基础。法治能把社会治理主体和对象纳入法治轨道,从而形成有序、稳定的法治秩序,从而达到社会治理的预期目标。社会治理法治化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,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。基层社会治理的环境越是复杂,任务越是繁重,越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化解社会矛盾、改善治理方式、提高治理能力,越要坚持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,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,确保社会治理现代化行稳致远。

三是基层社会治理应注重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。上面千条线、下面一根针;捋顺千条线,才能用好一根针。该县社会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、居民自治良性互动,建设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,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,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。

五、探讨与评论

2020年以来,农安县委政法委立足全县实际,加快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,创新打造具有农安特点的社会治理新模式,“五治融合”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上已初现成效,推动了县域的全面发展。下一步,农安县将加大治理力度,逐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,走出多元治理方式相结合的基层善治之路。

标签:

推荐文章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