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 :

首页  >  资讯 >  > 正文

限制光刻机后,又要切断ASML售后服务?长江存储:将采取回购措施

时间 :2023-08-13 10:02:01   来源 : 初六睡不醒

文丨初六睡不醒


(资料图)

编辑丨初六睡不醒

在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

前言

荷兰的半导体管制措施将对我国芯片业造成一定影响,但这场没有硝烟的“芯片战”最终胜负如何,还需要时间来判断,荷兰管制措施实施后,我国光刻机供应将面临断崖式减产,14nm及以下工艺芯片订单恐难落实,这无疑是重创但或许还有转机。

真正令人担忧的是,美方还在持续施压,试图切断荷兰公司对我国已售光刻机的售后服务,这意味着我国芯片企业的产线有陷入停摆的风险,面对美方持续升级的技术封锁,我国企业该如何应对?自主创新能否突破瓶颈?

光刻机生产工艺复杂全球寡头垄断多年


光刻机是半导体制造的关键设备,其艰巨的技术难关一直是全球半导体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。
光刻机使用激光技术,将超精细电路布局印刻到硅片上,其精度达到纳米级别,工艺极为复杂。


全球光刻机市场长期被荷兰ASML、日本尼康和佳能寡头垄断,这些公司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,
并长期占据技术制高点,任何新进入者要突破技术壁垒都极为困难,中国企业也不例外。


面对光刻机等关键设备的日益紧缩,中国早已开始谋求自主可控,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力度,另一方面通过合资等方式引进国外技术。


前者方面中国已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,用以支持国内芯片相关企业,中科院也在多个领域取得阶段性进展。
后者方面中国企业还通过与ASML等公司的合作,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。


然而美国却不愿放任中国自由发展,中国在这芯片发展的路上遭到了美国联合的限制,而最近更是加重了这一方面的限制。

美荷联手绞杀中国芯片产业

面对美国的持续打压,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道路显得越来越艰难,荷兰光刻机龙头企业ASML此前承诺继续为中国供货,现在却又背弃诺言,不仅停止光刻机供应,还要切断已售设备的售后服务,这无疑给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莫大伤害。


中国对光刻机的需求量大,自主研发的光刻机还未达到国际水平只能依赖进口,ASML几乎垄断了全球六成以上的光刻机市场,停止向中国供货势必给中国芯片产业造成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,
中国企业原本期待通过光刻机进口,逐步掌握芯片制造核心技术,实现产业链的自主可控,但是ASML的反复无常对中国而言是不好的。


面对美国的施压,ASML此前还坚称不会停止对华供货,但执念利益最大化的商人终究屈服于美国的霸权,
不惜出尔反尔以满足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,ASML的反复无常充分暴露了其利欲熏心的本质,中国企业原本对ASML抱有一定期待,没想到它为了眼前利益可以不顾商业道德。

更令中国难以接受的是,ASML还要切断已售设备的售后服务和维修支持,这无疑让中国已经购买的1000多台光刻机成为无用的废铜烂铁,ASML的所作所为无异于商业诚信的彻底破产。

中国企业掏出巨资购买光刻机,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售后服务条款,ASML却为迎合美国,不惜弃掉自国的信誉,这种背信弃义的所作所为,让世界看清荷兰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国家,ASML的反复前后,充分显示出其利益至上、不顾商誉的嘴脸,中国企业做好心理准备,未来可能再也别想从ASML这里得到诚实的对待。


中国也绝不会就此放弃,面对美荷的联手打压,中国正在抓紧时间启动备用计划。虽然短时间内难以突破核心技术壁垒,
但坚定自主创新仍是摆脱被“卡脖子”依赖的唯一出路。中国有信心迈过这个难关,坚定不移实现芯片自主可控。

未来中国终将在芯片产业领域崛起,让世界看到中国企业的实力,这是中国企业的共同期盼,也是中国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,面对各种困难,中国将咬牙坚持,最终实现芯片制造的自主。

中国长江存储回购

荷兰ASML公司近日宣布停止向中国客户提供光刻机售后服务,中国长江存储CEO随即表示若ASML不提供服务,中国企业将回购在华光刻机,此举似乎预示着中荷半导体领域一场激烈博弈的到来。


然而中国半导体企业面临的困境远不止ASML一家,
近年来在美国政府施压下,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对华供货和服务不断受限,中国企业正处在一种机会与危机并存的两难局面。


一方面、这些限制措施无疑给中国半导体发展带来巨大冲击,以光刻机为例其制造工艺高度复杂,全球寡头垄断格局形成多年,
短时间内很难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自主可控,如果光刻机及配套服务长期供应中断,将直接影响中国芯片制造。


另一方面、这也为中国提供转型升级的契机,一是中国企业可以主动谋求突破关键技术,二是还可借机清理低效产能,
集中资源发展自主品牌,随着国产设备制造能力不断进步,中国企业也将逐步摆脱对国外供应的依赖。


当前中国正着力培养人才,加大光刻机等关键设备研发投入,中科院已在晶圆检测领域取得进展,
随着技术积累,中国有望在更多环节实现自主可控,最终打破长期以来的被动局面。


因此面对荷兰等国的限制措施,中国既不能盲目乐观,也不能一蹶不振,正确的态度是保持战略定力,
在危机中寻找转机,以积极的行动逐步改变被动局面,这场博弈最后的胜负,将在双方实力而非意志比较中得出。

破局需发展

这场中美荷三方之间的博弈,实际上反映的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,在美国全球布局的背景下,中国迫切需要实现芯片自主可控,这样才能确保国家战略安全。


中国冒着巨大压力推进半导体发展,预示着它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半导体强国之一。如果中国能突破关键技术,
未来全球芯片格局将不再由美日韩枢轴主导,而将进入一个多极化的新时代。

尽管荷兰阿斯麦公司近日宣布对中国实施出口管制,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芯片业面临瓶颈。事实上,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,中国芯片业正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。


中国拥有强大的芯片消费市场。以智能手机为例,2020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大约达到3.6亿部,占全球总出货量的80%以上。
中国庞大的用户群体为芯片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。英特尔、高通等跨国芯片巨头都不愿放弃中国这块“肥肉”。

同时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培育本土消费市场,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本土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提高对国产芯片的依存度,这为中国芯片业提供了稳定的内需支撑。


中国也积极推动芯片自主创新,取得镜头成果,根据工信部数据,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达到3325家,同比增长超过32%,
海思、艾芯电子、紫光展锐等中国芯片设计公司旗下产品参数已接近国际一流水平。

这些公司不仅在技术上取得突破,在商业模式和市场开拓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尝试,例如海思成功将自主研发的芯片应用于多类消费电子产品,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链。


还有就是中国本土芯片制造企业也在稳步发展,中芯国际14纳米工艺量产芯片性能优异,长电科技、华大基因等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
实现多个制程工艺的本土化,这表明中国已经掌握了世界先进的芯片制造能力。

与此同时国内外芯片设备供应商也看好中国市场,积极与中国企业开展合作,这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,中国政府大力支持芯片业发展,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》提出要全面提升芯片设计和制造能力。

根据规划,到2025年中国将实现重要芯片制程和工艺的自立自强,在政策和资金扶持下中国芯片业将加速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,尽管面临各种困难和限制,但中国芯片业仍充满生机活力,中国政府将继续扶持本土企业,提高芯片产业国际竞争力,在不断创新与突破中,中国芯片业必将繁荣兴旺,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

结语

中国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,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外部环境的阻力,但是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中国企业家奋发向上的步伐,他们矢志不渝地走着自主创新之路,在芯片制造等高科技领域取得长足进步。

我们应保持理性,坚信开放合作共赢的力量。中国企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,也面临诸多挑战,必须牢记创新发展的初心,在开拓进取的同时,也要注意防范风险,只有这样,中国才能在科技领域占据应有的一席之地,实现科技自立自强。

标签:

推荐文章

X 关闭

X 关闭